展览讯息 


张心一

开幕时间2016.8.6  4:00 pm 

展览时间2016.8.6 – 2016.9.18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D区中二街D06,Tong Gallery+projects画廊




2016年8月6日, TongGallery+Projects将为您呈现新展“张心一:icon”。这是艺术家张心一的首次个展,展览题目“icon”并非只是表意具有互联网时代属性的图标或高级编程语言,更多的涵义是立足于张心一基于当下的视觉效能拓展出一系列符号化的图像实验。尤洋作为此次展览的特邀参与者,在其撰写的《昌盛的图像》中对张心一的创作做了详尽的阐述。


昌盛的图像

文/尤洋

 

图像,宣告着对于视觉效能的信任、依赖和期待,借由此发展出自身的物质体系,同时被赋予不同类型的功能,譬如美学演绎、信息传递、文明佐证,或某种特定社会意义的抒发。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图像在不同时代的意义,本质上是由同期特定社会关系所塑造,无论对于作者、观众、还是图像本体。换而言之,图像的视觉价值并非足够得以超越时间束缚,从而不朽;而是在时间的过滤中,图像的本体被塑造,同时舒展着弹性,以应对不同时期供需关系的转移。

 

什么是图像的本质?什么是绘画创作的视觉范例?

 

光,色彩和线条构成了今天我们目光所及的大部分图像。艺术家对于图像的研究,体现在对细节和完整性的追求,以及由此延展出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张力。这些视觉的实践,通过展览,得到观众的阅读和解释。观众希望这些可见物上,孕育着不置可否的神秘,并且通过体验,从而相信自己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或者某种知识,通过观看被洗礼,通过联想被自足。


张心一的创作始于2014年,她的工作维度超越了普遍意义的艺术家工作室。一方面,她延续着画家的传统,在工作室的画架上精心设计着点、线、面构图。和她的绘画老师略微不同的是,苹果电脑也是她的画架-——有相当的视觉设计工作是在电脑屏幕上完成的。另一方面,在广阔的互联网平台上,她创作的emoji表情在年轻一代社交媒体用户间高度传播。按照艺术家自己的看法:“emoji是每天都会见到的图像,直接参与到我们的交流和表达,使用频次惊人,这种风格化的小图标影响了我们的审美取向和阅读习惯。”

Emoji同样是体验视觉效能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甚至通过微信用户的手指,几何级地进行二度发散。从传播效果而言远超于依赖于实体空间的艺术展览。张心一将这种图像性延续到了本次“icon”展览中,她把细节的图像还原(或拓展)成为符号的图像。


自中世纪以来,每一幅绘画作品都包含着一篇故事,绘画的内在统一性就是描述。画家设定的观众是画家友人或者其他画家,画家的赞助人设定的观众是普罗众生,无论是在罗马还是拜占庭,赞助人本身就是宗教的代理机构,因此画作中的叙述性旨在向观众传递宗教故事,特别是面对文字教育并不普及的地区。这两类观众的自身属性,决定了之于绘画,是对细节的痴迷,还是对故事性的痴迷。而这两个方向,在观看的时刻中并非保持永远互补的一致——对细节的好奇,往往被内容的可读性而减弱。但作为绘画的创作者,更为考量的是同行的眼光。直至十八世纪,历经漫长的绘画历史,画家以强调精准而闻名,从而去呈现真实性。在文艺复兴期间,达到了艺术大师们临摹自然的巅峰年代,但是之后呢?艺术观念的自主性从对技法细节的迷恋,逐渐转移到对形式的思考。视觉物理属性的再现和真实世界的关系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在艺术的可能性中,最能够允许采用新的方式去证明或者实验这个关系。


历史化的画作,成为了公共图像资源,谁是这些资源的改造者和发展者?毕加索在1932年的画作《梦》,是对安格尔的回应;或者1957年的《宫女》,是对委拉斯开兹《宫娥》演绎;上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家意识到商业形象是图像的宝库;今天,Emoji表情符号已经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微信上的文本。张心一一方面挪用山海经的神话形象,另一方面引述艺术史经典图像(和毕加索类似,她偏好女性形象),用海报风格的线条构图、明快的色彩、精心且揶揄的作品名称,营造出一个不受制于过去的知识,又和当下互联网生活紧密相关的现场。

 

张心一感受到了视觉效能先于文本,并展开了一系列缜密的实验。传统的画家,创作逻辑始于图像先达到相像,再延展出相像的变化。张心一的工作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展开:她首先选择网络搜索排名最高的“经典绘画”图像,再通过在原始图像上套用基本线条,不断简化,去掉笔触细节、光和表情,最终只留下剧情、线条和人工色彩。我们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虽然消失了,图像依然不断继续得以激发着观众的情感。再简单的图像,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现实,图像回到了最基本的体制关系,各个视觉要素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依然明确,从而维持着图像的自律。随后,这个体制不仅仅构建了图像本身,观众的反应也作为一部分参与了进来。


波普以降,扁平化的图像不仅仅是生活的延伸,正在重新定义生活、定义城市文化,甚至定义艺术自身。

 

后互联网时代,用户(或观众)的观看方式、节奏已经被移动终端设备牢牢把持驯化。在海量图片信息的今天,我们对图像或者宏观艺术史的期待是什么呢?是在依然期待一种知识的总结吗?虽然很多人习惯用文字来尝试表述出对于图像的感知,而当我们站在真实的展览中,感到的只是图像的快速移动和情绪的剧烈变化,更不用提在社交媒体海量信息中的切换时刻。或许最终,我们在两条道路上并行:今天昌盛的图像鼓励着我们进入精神生活;同时,图像的昌盛验证着这个时代的症候——即所有的观看都转瞬即逝,只有匆匆的体验,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感知。